Skip to main content

诚情相待

恭录自《证严上人衲履足迹二O一五年春之卷》

原本祥和美好的自然境界,会因人心无明起争执而受破坏;若心境单纯、心念调和,愿意相互扶持,则得以安然度日。上人经常教导慈济人与志业体同仁,人与人之间以「诚」相待,建立「诚之情谊」,彼此相知、相互了解,就不会争斗;即使无法立即求得他人同样以诚心相待,至少不再与人争执,否则你来我往,社会将纷扰难安。



扎实铺路 真诚待人

上人从二O一四年年底针对岁末祝福主题,拟定「诚之情谊人间祥兆,教之慇实造福富足」的方向,不断叮咛大家朝此目标努力精进。人心欠缺「诚」,言行就会虚而不实;所以要传达真实的声音,唤回诚实之心。

与基金会各处室同仁座谈时,上人教众做事及「带人之道」:「『礼者,理也』,道理建立在礼节上,平时的言语行动都要戒慎虔诚,以最诚恳的心待人处事,真诚地互爱、疼惜,建立『诚之情谊』。」

「对内,诚之情谊要落实;对外,以诚与情与人互动,带人要带出深厚的感情。过去慈济人一路用爱将这条路铺得很扎实,铺的是真实路;现在的时代及大环境,则偏向虚拟的网路世界,我们仍然要真诚应对。菩萨游戏人间,也要以诚恳的心随顺众生而游戏,因为每一个起心动念、言语动作都有因果,都要谨慎。」



声色柔和 言语谨慎

彼此沟通时,虽然有话直说、就事论事,声色仍然要柔和,用鼓励性的语词代替气愤指责,心平气和地提出见解,彙整出处理事务的方法。会说话的人,说的是發自内心的真诚话语,能感动人心,而非煽动人心;唯有「诚」才能感动人,要说真实的话、做真实的事带动人。

上人说,口说善法利益他人,如气候均匀调和,降雨普润大地;若是徒具知识而缺乏智慧,逞一时快意而恶口伤人,会让一些不了解或是非不明的人起心动念,阻碍、破坏利益人间的善法,导致社会不安。所以听话、说话都必须谨慎。


开菩萨网 悲智应对

上人教众,大家天天闻法,听法入心,也要用法对治人心之病;法就是理,理则表现在待人接物的礼节上。要用诚与情、理与礼开展菩萨网,让大家懂得在面对境界时,用智慧与人应对。

「一般大众对慈济、慈济人都是高标准看待,也会以高标准要求在志业体工作的同仁,所以承担志业的人会更加辛苦。但若感到辛苦、难以负荷,就觉得『不如归矣』,这些辛苦的事谁来做呢?希望大家愈是遭遇困难,愈要勇猛精进,而且要以慈悲、大忍、大勇的心情去面对。」上人叮咛众人身心言行都要戒慎虔诚,有理也要有礼。

恭录自《证严上人衲履足迹二O一五年春之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