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谨慎因缘 自利利他

恭录自《证严上人衲履足迹二O一五年夏之卷》

种种业力从「因」而起,上人教众时时谨慎观照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莫自种恶因,也不要在别人的心中种下恶因;否则因缘牵缠不休,恶因、恶缘不止,皆是修行的阻碍。



感恩「逆增上缘」

上人说:「即使是无心之过,有心人看了却会放在心裡,就此种了一颗恶的种子,往后我们做什麽事,别人已有成见,不仅恶待个人,还会迁怒团队。此等心态转变,都从一个很小的『因』开始。解铃还需繫铃人,在分析了解原因之后,就要从根本化解。」

上人譬喻,他人的言行态度,就如一面照映自己的镜子,警惕自己切莫显示引人厌恶的言行态度,而能和颜悦色对待人。所以说,如果能从别人不好的形象中惕厉自己改善态度,那麽对自己态度不好的人,都是修行过程中的「逆增上缘」,真要感恩以待。

唯有感恩心而无怨憎心,才能真正去除烦恼、无明,圆满自己的人格,这是「自利」;人格圆满了,自然能与人结好缘、受人信任,让人乐于亲近、接受劝导而改正错误,此即「利他」。



断除「变易生死」

「众生相很複杂,但是我每天都很感恩,能看众生相而自我警惕、向善学习。」上人勉众,知轮迴苦而發愿修行,即希望不再受业力牵引而不由自主地轮迴受苦再造业;既要断「分段生死」,也要断「变易生死」。

所谓变易,就是观念、思想的变化;坚持一念清淨道心,不随人我事相、外境变化而起伏,才能成就自己的品德,接引人同行菩萨道,自利亦利他。

上人说,和修行菩萨道的长时间相较,几十年的人生微不足道,如何能在长时间的生死流转中,接续修学佛法、行菩萨道的善因缘,而不是被恶因恶缘牵缠偏失?必须把握此生此世,恆持發愿修行的初心,以感恩心化解恶因缘,殷勤累积善因缘,减少来生来世的业障,增加修行的助缘。

有情众生欲念深重、贪求一切,求不得则起瞋心,心灵无明溷乱,愚痴不断造业,因而轮转六道。

恭录自《证严上人衲履足迹二O一五年夏之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