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陶艺坊

静思精舍陶艺坊

法门无数,不可计量;修行,修心正行,双手做起,无求,无他求。
人人皆有佛性,人人皆可成佛;以陶修行,我之法。

静思陶艺坊位在台湾东部山海之间、园林蓊鬱的花莲静思精舍
各色作品于清雅朴素的气息中,含藏着巧手会合妙理的法味,迥异于一般市面上的陶瓷商品。



与世结缘 勤俭固本

静思陶艺坊位于花莲静思精舍,为德慈师父于 1987 年所创立。德慈师父上承证严上人自力更生之师训,带领团队亲製陶瓷作品与世结缘,树立勤俭固本的静思家风典范。各色作品于清雅朴素的气息之中,更流露以巧手合妙理的宗教法味,天、地、人巧妙相融,使每件作品性相圆明自然。

「静思,是青山无所争,福田用心耕;静思精舍,是天下慈济人的家。」精舍常住师父儘管生活刻苦,依旧坚持自给自足、克勤克俭。精舍日常所需开销及参访民众的食宿,均由常住众独立负担,完全没有与慈济基金会的善款溷淆。



「师父,什麽是修行?」

工厂做道场,藉外境修心。

陶艺坊裡,一位慈祥的精舍师父戴着老花眼镜,手持小电鑽,正仔细地研磨着「无量心灯」陶坏,身旁有人问道,「师父,什麽是修行?」这位出家人边工作边回答,「修行最简单的讲法就是,修掉不好的习气,修掉我们不好的行为,专心奉献给大众,叫做修行。那修养,每一个人都要修啦,不是出家人才要修。」这位师父即是自 1964 年就追随上人的德慈师父。

为了自力更生,所有精舍出家众都一样,做过各式各样不同的工作。精舍成立陶艺坊之后,具艺术天分的德慈师父便承担起这份工作,陆续研發宇宙大觉者、无量心灯及竹节壶等艺术作品。

儘管长期接触泥坏与粉尘,导致皮肤过敏溃烂,二个膝盖也因年迈退化,陆续置换人工关节,德慈师父还是每天尽本分努力地做并与团队设计研發新产品,把握一分一秒,不让时间空过。拿起工作檯上的竹节壶泥坏,继续一笔一画仔细地形塑着竹叶浮凋,「竹子的含意就是德,祝福大家慧命能够成长,内心清淨没有汙染。」德慈师父微笑道。

无量心灯 无量光明

以泥土与火焰,淬鍊福慧之灯;
在静思中与佛会遇,返归清淨无染自在心。

在生活中修行

「无量心灯上面有法脉宗门精神在,照亮我们的心智,去掉我们的无明。」极具绘画天分的德慈师父,在陶艺世界裡發挥了她的艺术天赋,以手拉坏当作修行,作品中融入了师父的智慧与德行。

「做这陶瓷是一种艺术品,上人告诉我们要藉事练心,我们不是专业,一个瓷器凋刻要很久的时间,有一次烧七个才一个成功;工厂做道场,让我们的内心能够發亮發光,藉外境来修自己的心。」泥土历经揉捏、凋塑及淬炼,才能成就照亮黑暗的明灯,正如同凡夫众生必须经过世事的磨练,学习佛法开启内在智慧的光明,才能成为提灯照路的人。

透过静思陶艺坊手作之作品,不仅延续静思精舍俭朴无争的修行风格,也可感染其清淨素雅之气息,沉稳心性,浸润于法源之中。

在修行中生活

做陶瓷是朝九晚五的修行,坚守那一念最简单的心,那一份宁静和欣喜。只有心平气和、不急不燥,才能做出满意的作品。

内容来源:《慈济人文真善美》志工

 更多法品,请前往阅读静思 ‧ 品味淨斯

  • Hits: 18947

不掉泪的蜡烛

不掉泪的蜡烛源起于证严上人修行之初,看到传统的蜡烛,烛泪涔涔,滴在桌面,既不惜福又不乾淨,上人便思考如何能让蜡烛完全燃烧,油尽烛灭。

从最早期使用杯子盛装蜡油,但冷却后却拿不出来;继以纸板弯成纸圈,然而冷却脱模后,表面凹凸不平,供佛显得不够庄严;接着试用小铜杯,直接在铜杯插上烛芯,待冷却后使用,但因铜杯太小,一堂早课未完已燃尽;继续研製,试着到山裡锯竹筒作为盛器,也是粗糙不够光滑而作罢。

一路走来,试了又试。直至 1981 年,上人的智慧巧思,以养乐多空罐当模具,以香为芯,待蜡油凝固冷却后,拨下养乐多罐,包上透明纸外衣。不仅火光稳定,不冒青烟,蜡油亦可燃至点滴不剩,毫不浪费。至此,终于研製出「不掉泪的蜡烛」。

早期静思精舍都以这蜡烛与大众结缘;而在 1982 年间,静思精舍採用自动机器模型,大量製造「不落泪蜡烛」,成为自力更生,不接受供养,克己、克勤、克俭、克难的常住众的经济来源之一。

上人勉励慈济人,要学习这种蜡烛不掉泪的精神,勇敢面对人生。而人心中的爱,也如同蜡烛心,需要点燃,才能發挥良能。


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

精舍常住自製的蜡烛,慈济人称之为「不掉泪的蜡烛」。

每天早斋后,静思精舍製作蜡烛处,常会有一堆前来帮忙、或好奇围观的人,等着看蜡烛的製作程。好奇、期待的神情,有点像跂于餐桌前嘴馋的小孩,攀着桌沿,引颈等待母亲打开那满是色彩鲜艳糖果的糖果罐。只见师父们自纸箱中取出一块长方体的坚硬白蜡,举起大榔头朝硬蜡中心点顺势敲击,白蜡应声分裂成四小块,并将敲击分裂的白蜡层层叠起。

「这需要孔武有力的人来做!」一旁正准备将蜡块溶为油的常住师父,边说边将小块的白蜡往锅裡头放,并调配蜡烛颜料。将调好的颜料缓缓均匀地倒入蜡油中搅匀,以杓子将热滚滚的蜡油淋在塑造蜡烛的模型臺中。

经过适时的冷却,在内部尚未凝固前,将蜡烛从模型臺上拔起,将香製的烛心,不偏不倚从底部正中央穿透,一个「不流泪的蜡烛」就诞生了。第一次穿烛心的人,往往因为害怕犹豫或太过自信而烫伤;经历几次失败,凝神专注,才能熟练准确地完成。

从一块块坚硬的白蜡,到一支支大小不同、色彩缤纷的蜡烛所经历程,正如一个人心性调伏的过程。坚硬的蜡块,如人经年累积的「习性」,得明师、善知识的「当头棒喝」,才懂得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——如那分裂的白蜡,破我执、灭我相;溶化成蜡油,就如刚硬的心在修行中渐渐柔软;因缘成熟,發挥「燃烧自己、照亮别人」的功能。



蜡烛间的师父说:「蜡烛点燃自我心灯,圆灯代表人圆、事圆、理圆。」
期勉每个人心想好意、手做好事,一同为世界尽心力,让善的种子在各处生根發芽。

学佛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,
「明心」是我们的心地能够光明磊落,本性光辉自然能显现出来。
犹如点燃心地裡面这支蜡烛的烛光一样,不只可以照耀自己、了解自己,
还能够照耀别人、了解别人。



点燃智慧烛光

「人世间最可依靠的,莫过于悲心。大慈心犹如明灯、蜡烛。」

上人举一个有关蜡烛的故事。一位父亲思考要将家业交给谁掌管时,出了个难题考验三个孩子,希望他们能用最少的花费,来将家裡的仓库装满。

老大看见一个香蕉园的收割,付了很少的钱后,将农人不要的香蕉树载回。老二到了树林裡,用议价的方式,砍一小山丘的树林回来。老三,行走街道时,看见卖蜡烛的摊位,于是买了根蜡烛回来。

长者看到一堆香蕉树,摇叹不成样;老二砍树破坏水土保持,实在不智。唯有老三,拿出的蜡烛只要一个火种就可点燃,在刹那间将光亮盈满整个仓库。于是,他把家业託付给第三个儿子。

以此譬喻,上人开示,人人的心宅、心灵,都有这样一根蜡烛。凡夫充满烦恼,既已进了佛门,就要把握时间接受佛法的智慧。让每一天过去,烦恼消除;而在新的一天,增加一天的智慧,将心宅裡的智慧之光,点燃起来。

「所以一根蜡烛,千万根蜡烛,范围内的光越来越亮,就要人间菩萨招生。」上人开示,唯有大慈悲心如明灯、如烛光,能破众生贪、瞋、痴三毒的黑暗,在智慧之光下灭除。「所以,不管有形的灾难,或无形的心灵烦恼灾难,大慈悲者如菩萨,可为凡夫的伴侣,陪伴他走过黑暗的道路,走过受灾受难的苦。」



正信人生弭灾难

蜡烛你不点它,放在暗角没有用的,蜡烛的功用就是要把烛心点亮,
虽然它是燃烧起来,这样的光芒,可以照到别人,也可以照到自己。

学习不掉泪蜡烛

爱的能量,可以超越种种对立,也可以让个人脱离困境,走向光明。马来西亚黄丽清,还没进慈济前,婚姻亮起红灯;在最痛苦时,接触慈济。

黄丽清看到静思语「心中的爱,也要如蜡烛的芯,要点燃才会發挥良能。」于是,她發愿要学习蜡烛不掉泪的精神,要勇敢面对人生。黄丽清开始在社区内挨家挨户敲门、逢人说环保、邀人做环保。

上人叮咛:「时时不忘点亮自己的心灯照耀他人,灯灯相传。人多力大福就大,一支再大的蜡烛,它的光度还是有限;而一支小蜡烛,在点亮之后,又能同时引燃千万支蜡烛,这千万支的烛光,就可照亮各个角落。」要学习「不掉泪蜡烛」燃烧自己,照亮他人;点点滴滴都心存感恩。

内容来源:《慈济人文真善美》志工
 

更多法品,请前往阅读静思 ‧ 品味淨斯

  • Hits: 13699